Jeff Barnhart | zh

A prolific jazz guitarist, Jeff Parker freelances in jazz and all its contemporary extracts mostly within the greater Chicago area. Noted for his smoothness and intensely influenced improvisational skills, Parker has had success with a number of group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ly praised avant-garde group Tortoise. Jeff Parker still resides in Chicago and can be found in almost every corner of the Chicago music scene. Jeff Parker links: Official website Thrill Jockey page .
Jeff Buckley,1997年5月29日因车祸溺死于孟菲斯城附近的密西西比河中,年仅30岁。他的父亲,著名的民谣歌手兼词曲作者Tim Buckley,1975年6月29日死于过量吸毒,年仅28岁。父子两代,多才,命薄,令人感叹生命的脆弱。 关于Jeff Buckley的死因,我曾从不同渠道听到过不同说法,但结果是一样的,他永远畅游在密西西比河中,我们只有通过他的音乐一次次回忆,一次次感动。 第一次在Channel[V]的节目中听到Jeff的声音后,我便开始四处寻找他的专辑,最先拿到的是1993年的《Live at Sin-é》,这是一张有四首歌的现场EP,演出地点是在New York的Sin-é,时间是在1993年8月。 开始两首歌“Mojo Pin”和“Eternal Life”后来收入他唯一一张专辑《Grace》。“Mojo Pin”是一首关于梦境的歌曲,现场的版本明显比后来专辑中的版本要随性许多,那些即兴的发挥使效果更为真实,绵长的前奏由远而近,象是天堂之音缓缓落下,那份神秘让人屏息静气,任由思绪随着Jeff Buckley放纵着一腔无奈的演唱起伏翻飞。“Eternal Life”的专辑版比现场版喧闹许多,在现场版本中没有用任何效果器,只是吉他的原声伴着Jeff感性的演唱,两种风格,同样感人。第三首“Je N'en Connais Pas La Fin”在宁静优美的吉他声中开始,在同样宁静优美的吉他声中结束,而Jeff也在同样宁静的唱着,与前两首的感性不同,歌去始终在Jeff的理性控制之中。最后一首“The Way Young Lovers Do”是翻唱Van Morrison的歌曲。整张EP的编曲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从始至终只有Jeff Buckley一人一把吉他,但听来丝毫不感单调,因为他的演唱胜过一切乐器。 不久,我终于得到了我寻觅依旧的《Grace》。于父亲的早产多产不同,《Grace》是Jeff Buckley在1994 年在COLUMBIA公司推出的首张个人专辑,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张专辑唱片。这张专辑在他生前就赢得了一定的口碑,死后更是好评如潮。对歌者英年早逝的惋惜固然是难以排除的一个因素,但音乐本身所散发出来的清晰的悲剧意味,因与他日后的不幸的强烈感应而生发出无比强大的感染力。 《Grace》是对青春和生命的感恩,对冥冥之中令人敬畏的强大的力量的皈依。 《Grace》是纪念,也是绝唱。他与生俱来的音乐才华,要在这仅有的10首曲子中燃烧殆尽,其光彩是如此的耀眼。 “Mojo Pin”和随后的标题曲“Grace”都以很大的热忱去再现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声音,浓重的东方情趣和迷幻气息,恍惚中仿佛又见摇滚乐发展史上那瑰丽的一幕。“last Goodbye”和“Dream Brother”这类曲子让人感觉到了Led Zeppelin对Jeff Buckley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模仿,很大程度上是趣味相同使然。 翻唱Leonard Cohen的“Hallelujah”是整张专辑最最感人的一刻,也许只有Kurt Cobain的“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可以与之媲美。虽说Leonard Cohen清淡却回味无穷的演唱已然完美,但Jeff Buckley的演绎更令我感动,不知不觉的随着他一遍遍唱着“Hallelujah,Hallelujah,Hallelujah……”。他在看似平静中驾驭着内心无声地流淌着的波澜,将收受的痛苦和幸福又回馈给上苍,人和音乐都因至情至性而美仑美奂。 Jeff Buckley的真嗓不够坚实有力,假嗓却悠长清澈美妙无比。“Corpus Christi Carol”在夜深人静时听来宛如天籁。 .
Jefferson Airplane是旧金山最早为全美国熟知的迷幻摇滚乐队,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 乐队由创作歌手Marty Balin成立于1965年夏,共6人。起先他们在俱乐部演奏一些民谣摇滚和披头士的歌曲,后来与RCA唱片公司签约·1966年乐队在RCA旗下发行《Takes Off》,在商业上小有收获。1967年2月,乐队参加了金门公园的海特阿伯莱音乐会,引起轰动,被传媒当成一个神圣文化潮流的领袖 风 格 Album Rock(专辑摇滚)Folk-Rock(民谣摇滚)Hard Rock(硬摇滚)Psychedelic(迷幻音乐) 介 绍 乐队得到了唱片公司的重视,得以录制下一张专辑《Surrealistic Pillow》。这时的乐队阵容是:歌手Marty Balin、吉他手/歌手Paul Kantner、吉他手/歌手Jorma Kaukonen、鼓手Spencer Dryden、贝司手Jack Casady、女歌手Grace Slick。《Surrealistic Pillow》是乐队推出的最重要的一张唱片,它为 旧金山乐派开辟了第一片天空,“旧金山迷幻摇滚出师表”之称毫不过份。它充分开发了乐器演奏的无限可能性,并以此激发了超出日常经验的想象力。金唱片销量和长久传唱的名曲“Somebody to Love”、“White Rabbit”只是这张唱片表面上的成功,实际上在此之下是1967年“爱的夏天”、为迷幻摇滚疯狂的美国、迅速蔓延的嬉皮生活方式、数目猛涨的瘾君子。 1967年的《After Bathing at Baxter》同样是一张优秀的唱片,虽然商业成绩稍差但更具实验性和艺术感。之后乐队高歌猛进,1968年的《Crown of Creation》是乐队的另一张金唱片,它代表了乐队最优美和谐的一面。1969年的金唱片《Volunteers》则是乐队摇滚风格的集中体现,并在当时被许多政治理想的破灭者引用。 此时Dryden因与Balin发生争执而离开乐队,小提琴手Papa John Creach1970年秋加入,而Balin在1971初又离开了乐队,乐队走向分裂。 在其后的时间中,乐队经历了极为频繁的人员变动,只有Kantner一人始终留在乐队中。乐队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向硬摇滚方向演化,并更名为Jefferson Starship,最后称为Starship。1989年,原Jefferson Airplane成员Balin、Kantner、Kaukonen、Casady和Slick重组,并录制了《Jefferson Airplane》,虽然专辑已失去往日吸引力,但巡演却比较成功。1995年,Kantner、Balin、Casady组成了新的Jefferson Starship,并发行了《Deep Space/Virgin Sky》。 组建时间 1965年 解散时间 1973年 国 籍 美国 专 辑 1966 Jefferson Airplane Takes Off 1967 Surrealistic Pillow After Bathing at Baxter's 1968 Crown of Creation 1969 Volunteers 1971 Bark 1972 Long John Silver 1989 Jefferson Airplane .
Jeff Lynne (born December 30, 1947) in Birmingham, UK, is a British singer-songwriter and record producer. He was the co-founder (with Roy Wood and Bev Bevan), guitarist, and lead singer of The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ELO) in the 1970s and 1980s, as well as a co-founder of the Traveling Wilburys (with Bob Dylan, George Harrison, Tom Petty, and Roy Orbison) in the late 1980s. Prior to The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Lynne was a member of Idle Race and, along with Wood and Bevan, The Move. After ELO's breakup in the mid 1980s, Lynne moved into production work, showing both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