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CRO HEAD 4NS | zh

电台司令(英语:Radiohead),亦译作收音机头、收音头,是英国牛津郡阿宾顿的另类摇滚乐团。而在乐团成立初期,即1985年至1991年,乐团曾名为On A Friday。乐团由Thom Yorke(主唱、节奏吉他、钢琴、节奏),Jonny Greenwood(主奏吉他、键盘、其他乐器),Ed O'Brien (吉他、合声),Colin Greenwood(贝斯、合成器),与Phil Selway(鼓、打击乐器)组成。 1992年,电台司令发行了他们的首张单曲Creep,初时并不太受欢迎,但在他们数个月后发行了首张专辑pablo honey(1993年)后,便成为全世界的热门歌曲。电台司令在英国人气大涨,随后便发行了第二张专辑the bends(1995年)。电台司令结构特殊的吉他演奏,与Thom Yorke独特的假音,受到评论家与歌迷的热切喜爱。电台司令的第三张专辑ok computer(1997年),辽阔的歌声与现代疏离的题材,为他们赢得了更高的国际声誉,并被赞赏是1990年代的里程碑唱片。 kid a(2000年)与amnesiac(2001年)则记录了电台司令乐风的发展,结合了实验的电子音乐、Krautrock、post punk与jazz(爵士乐)。尽管kid a在发售初期颇受媒体争议,但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21世纪最重要的一张专辑之一。hail to the thief(2003年),压迫吉他(guitar-driven)摇滚与电音的混合,以及灵感来自战争的歌词,是电台司令与他们主要的唱片公司EMI uk合作的最后一张专辑。电台司令独立发行了他们的第七张专辑in rainbows(2007年),发售初期电台司令采用数位下载,由消费者定价(可以无需付费)的方式发行,之后才出版实体唱片,此举为电台司令带来了好评。2011年乐队独立发行了第8张专辑the king of limbs,而这是一张有探索性的节奏和平静的结构的专辑。 电台司令最初的6张专辑由EMI发行,至2007年已合计卖出超过3000万张,无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电台司令的作品经常性的出现于听众票选与乐评名单中。2005年,电台司令在Rolling Stone的“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中排名第73名,同时,Jonny Greenwood、Ed O'Brien入选了“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列表,Thom Yorke入选了“史上最伟大的歌手”列表。电台司令早期的专辑,对英国的摇滚和流行音乐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他们后期的音乐,如kid a与ok computer,也影响着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表演者。 .
英伦三岛这片历史悠久、美妙如仙境的乐土似乎特别容易孕育摇滚怪才,并使他们的艺术嫩芽得以萌发,如波诺(Bono,U2乐队主唱)、民谣朋克乐队The Pogues的烂牙酒鬼西恩·麦克格瓦(Shane MacGowan)以及倍受柯特·科本(Kurt Cobain)推崇的凡士林乐队(Vaseline)主唱凯利·尤金(Kelly Eugene)等。传声头像的灵魂人物大卫·拜恩就是出生于1952年5月14日的苏格兰人。   拜恩幼年时便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当他围起格子布裙,随着邻家叔叔的欢快的风笛声敲起小鼓时,节奏又快又准;在绘画、文字、影像等方面也经常有匪夷所思的奇妙表现。而当时他最希望的是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演奏小提琴。随着时光流逝,和所有敏感的英国孩子一样,拜恩开始渐渐地对大样彼岸的现代艺术景观充满渴望。终于,18岁的拜恩毅然离开家乡,独自来到美国,进入罗德岛艺术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学习。不过他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打破,艺术学院的氛围和他想得不大一样。他更感兴趣的是冲劲十足的先锋文化,而非奢华而肤浅的老式学究作风。失望之余,便任由同在导演系的同学葛斯·范·桑特(Gus Van Sant,电影《大象》的导演)带领,整天和那些同样爱好摇滚乐以及前卫艺术、习惯衣着凌乱的小嬉皮士们混在一起。   不久,这个小圈子里出现了一个金色长发、肤色白皙,嘴角却不时浮现出怪异微笑的女孩,她居然有一手出乎意料的贝司绝活,这叫拜恩欣喜不已,这便是提娜·薇玛斯(Tina Weymouth)。在拜恩终结了他与手风琴艺人麦克·凯赫(Marc Kehoe)的临时组合Bizadi之后,便怂恿提娜叫来了她的同窗好友克里斯·弗兰思(Chris Franz)担任鼓手,自己则拿起吉他,三个人操练起来。因为几个人的爱好与性格十分相近,沟通起来方便快捷,很快几首铿锵和悠扬并重的后朋克(Post-punk)风格曲子开始成型。乐器的声响吸引了排练室外的拜恩的一位好友——摩登情人乐队(Modern Lover)的键盘手杰瑞·哈里森(Jerry Harrison),他认为这将是让他沉醉并渴望参与的新颖之声,于是迅速从原来的乐队里抽身而出,以吉他手身份加入进来。至此,传声头像正式成立。当时这几个年轻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日后的风光,只知终日尽情呷饮音乐的佳酿。   随着学业的结束,4个人不假思索地来到了梦中的艺术圣地——纽约,打算“乾点儿什么有劲的事”。最先扑面而来的是严峻的生存考验,缺衣少食的传声头像先在混乱的查斯提街(Chystie)租下了一个破烂阁楼,用来隔断房间的木头屏风使他们同时拥有了起居室和排练房。拜恩依靠他所学的专业,找到了一份电影院领座员的工作,其他时间则回到快乐的小天堂和大家抱着乐器死嗑。这些贫困和欢乐交融的日子,自从拜恩某一天下班偶然路过那个貌似破烂的小酒吧——CBGB的时候,就注定要改变了。   拜恩和提娜至今仍不能忘记第一次看到电视乐队(Television)演出时的激动之情,那是一种怎样的神奇而美妙的扭曲。第2天,拜恩就跑去把小样递到CBGB老板克里斯塔尔手中,传声头像的实力马上让后者另眼相看,迅速给他们安排了给驻场乐队暖场的机会。惟一的遗憾就是传声头像的处女演出献给了横冲直撞的雷蒙斯乐队(Ramones)而非令传声头像诸人一见倾心的电视乐队,这叫拜恩有点郁闷。   在与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雷蒙斯、电视等优秀乐人与乐队的提携下,传声头像不但迅速学会了在逼仄的空间里面对狂野的观众们大声嚎叫,而且开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音乐走向——在不失掉锐利锋芒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回归艺术化。这时他们的正规高等教育经历重新焕发出光彩:拜恩的那把老芬达(Fender)吉他变得果敢、清澈而灵气四动,意味深厚的后现代词作从抑扬有力的嗓音中喷薄而出,令人耳中一亮;提娜的细长指尖操纵着火焰般的跳跃感;克里斯的鼓击则在貌似呆板中步步为营;杰瑞在兼顾主音吉他的同时,负责开发出更具空间感的新浪潮(New Wave)键盘音色,整个乐队的作品里那种油彩浓重的画面感由此呼之欲出。这一变化在为传声头像赢得地下音乐圈的口碑的同时,也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当时已经名声大噪的音乐家、制作人布莱恩·伊诺(Brian Eno)的注意。双方一拍即合,传声头像的首张正式专辑《传声头像 77(Talking Heads 77)》于1977年出炉,这张犀利而新颖的后朋克/新浪潮唱片迅速赢得了“未来20年最重要的音乐作品”的盛誉。   时光步入20世纪80年代,拜恩又带领乐队进入了一个未知领域。他大胆地将非洲打击乐融入白人的放克(Funk)节奏中,创造出被称作“非洲放克(Afro-funk)”的新鲜风格,并在1984年的专辑《别假正经(Stop Making Sense)》中充分予以体现(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拜恩导演的同名电影的原声碟)。直冲排行榜Top 10的经典曲《烧毁的房屋(Burning Down House)》便出自这张专辑,在延续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的那首同名歌曲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同时,传声头像的歌词则由于对往日的底层生活的追忆而多了一分尖锐而又不动声色的戏谑:   “提防那些你所追求之物/冷酷的可人儿看似陌生但又绝非初遇/我可是个普普通通的家伙/烧毁的房屋……   “嗨,全身湿透的你一定想来件雨衣/镇定自若的小偷在大白天就招摇过市/365度高温/烧毁的房屋……”   这张唱片居然深受当时的美国中产阶级喜爱,并且迅速波及到全世界。当时正在撰写小说《舞舞舞》的村上春树就曾频繁在文中提及传声头像;甚至远在中国的崔健的前两张专辑中,传声头像的影子也几乎无处不在,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紧接着,1985年的专辑《Little Creatures》又独辟蹊径,甜美、诙谐的民谣化曲风引导传声头像彻底冲上了商业舞台,同时也为4个几乎同样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用两部石沉大海的电影小试牛刀之后,拜恩的电影梦在1986年终于真正得以实现,他导演的先锋音乐电影《真实故事(True Stories)》胜利竣工。作为副产品的同名原声大碟虽然名义上是传声头像的集体结晶,但是拜恩对音乐日益强烈的独断意念早已引起其他三人的不满,艺术分歧的裂缝越来越深。虽然如此,乐队的又一首经典之作《狂野生活(Wild Wild Life)》却仍然出自于此,而几年后,另一首反讽美国风尚的作品《收音机迷(Radiohead)》则因被那5个神奇的英国小子用作乐队名而越发火爆。   此时的提娜实在按捺不住,和克里斯一起另组了同样具有非洲音乐特色的汤姆·汤姆·俱乐部乐队(Tom Tom Club),并为电影《辛斯塔(Siesta)》配乐。杰瑞则干脆发表了自己的个人专辑。而拜恩本人则更加疯狂地投入到直到1991年,分崩离析(或可说是功成名就)的传声头像正式宣布解散。   时至今日,传声头像仍然如同长明的火焰一般泽被后世。你的电脑里的windows Media player里会自动播放出拜恩的《像人类一般(Like human do)》;年长一点的中国人会时不时随口哼唱起拜恩为奥斯卡获奖影片《末代皇帝》所作的主题旋律;新新人类热爱的街头霸王乐队(Gorillaz)里有着提娜的化身…… .
Headlights were an indie rock band from Champaign, IL, formed in 2004-2010. The band was formed following the dissolution of Absinthe Blind, when members Erin Fein, Seth Fein and Brett Sanderson formed a band named Orphan (not Orphans, as it is commonly misspelled). It was only when Tristan Wraight started writing songs with Fein that Headlights was formed. The band has since expanded to include Nick Sanborn of Decibully. They have tour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multiple times. Headlights released The Enemies EP in 2004, and followed that up in 2006 with a split single with Canadian indie rock...
Portishead,成立于1991年。Portishead也许算不上Trip-Hop的创始人,但他们绝对是此风格乐队中最先步入主流的,特别是在美国。缓慢、流畅而灵活,类似Massive Attack(大侵袭)的Blue lines专辑中的节奏,再加入少许的Cool Jazz、 Acid House以及电影配乐的风格,所有的这些构成了Portishead那种大气而充满诱惑力的的黑色音乐,深受好评。Portishead不象Tricky那样先锋,也不象Massive Attack那样固守舞曲的传统风格。他们典型的Trip-Hop节奏加上简单却反叛离奇的歌词,使Portishead走在先锋与时尚之间。 Portishead的乐迷十分广泛,他们有喜爱电子舞曲,有的喜欢另类摇滚,有的又是混合了Trip-Hop、泰克诺舞曲和世界音乐。1994年,Portishead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人体模型,也有人翻译成傀儡》Dummy之前,Trip-Hop之风尚未掀起,但Dummy在英国的成功令每个人都料想不到,专辑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并获得了颇富声望的Mercury音乐奖;在美国该专辑也高居地下音乐排行榜之首。Portishead美国巡演之前,专辑便销售出15万张。Dummy的成功开创了Trip-Hop的辉煌时代,在随后的2年中,一批又一批的Trip-Hop乐队出现并成为一种时尚。相反,引发这股潮流的Portishead却躲在家中致力于他们的第2张专辑的工作。 Geoff Barrow这位Portishead的中坚人物,成长于英国西海岸的一个港口小镇,1991年,他在布里斯托尔成立了Portishead乐队,Portishead的名字就是取自于布里斯托尔的西部港湾的名字。。最初,Geoff Barrow在Coach house录音室中担任母带操作工作,也正是在那里,遇到了 Massive Attack乐队,通过他们,Geoff Barrow又开始参与了特里基的专辑录制工作,并担当了《生病的细胞》Sick cell专辑说唱部分的制作,期间他还为内尼.彻里Neneh Cherry创作了家酿(Home Brew)。渐渐地,Geoff Barrow在录音界小有声望,与他合作的艺人越来越多,象(原始尖叫)Primal Scream乐队、Paul WELLER、Gabrielle和“depeche mode” 乐队等等。后来,Geoff Barrow遇到了在酒吧唱歌的Beth Gibbons(上图左1),两人开始合作写歌谱曲,以前曾在Big John Patton乐队和“Jazz Messengers”爵士信使乐队呆过的Jazz吉他手Adrian Utley 也经常与他们在一起。 Portishead还参与了90年代间谍的电影《杀死一个人》To Kill a Dead Man音乐创作工作,Geoff Barrow与Beth Gibbons既是演员又要制作电影音乐。在这部影片中大致情景是一个杀手用装配好的来复枪对准慢慢露面的目标,随着目标的倒下,而杀手也和他的女人离开了,这部影片出了2个版本,黑白的和彩色版本。有趣的是Geoff扮演那个杀手,而Adrian扮演目标,女人不用猜,就是主唱Benth Gibbons拉。。。;) 这一切引起了Go!唱片公司的注意。秋天,Portishead与Go!(Go!Beat Records)公司签约,很快便发行了Dummy专辑。专辑的录音师有2位,一位是Dave MacDonld,同时他也是打击乐手;另一位是吉他手Adrian Utley,这两位贡献者虽然是Dummy的重要制作者,但他们并没有成为乐队的正式成员,到第2张同名专辑Portishead才成为正式的乐队成员。 不幸的是Geoff Barrow与Beth Gibbons是属于那种十分害羞的人,他们拒绝几乎所有的采访和介绍,以至于外界对他们毫无印象。但不久,Portishead与唱片公司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们推出了乐队的音乐录象带。该带拍摄得十分飘渺美丽,借此引起媒体关注。很快《旋律制作者》、《混音杂志》、《面孔》三大杂志同时将Dummy专辑评为1994年最佳专辑。在1995年初,其中的单曲《荣誉纸盒》Glory Box在未经电台的宣传下,竟排到排行榜13位。同时,单曲《乖戾时候》Sour times也开行进军美国MTV,不到几个星期,《人体模型》和《乖戾时刻》便同时在美国地下音乐排行榜出现了,而此时的英国,Portishead似乎成为了主流乐队。专辑也进入了排行榜前40名。在7月份,乐队击败了众多对手,诸如BLUE 、SUEDE、OASIS和PULP,一举赢得了该年度英国Mercury音乐奖。之后, Geoff Barrow回到了Coach House录音室开始着手Portishead的第2张专辑,1997年,第2张专辑出版。 Portishead出了4张专辑:1994年10月17日发行了Dummy(人体模型);1995年发行了Glory Times;1997年9月30日发行了同名专辑Portishead;1997年7月24日在纽约玫瑰岛舞厅(Roseland BallRoom)现场表演,但这张专辑发行日期是在1998年11月3日,名称为"PNYC"(Portishead New York City)。 .
早期(96-98年)   乐队成立于96年,发起人包括:吉他手JUSTIN MAURIELLO(前Once There成员)和GREGBERGDORF(前409成员),贝司手BEN OSMUNDSzebraheadON(前3-Ply成员)和鼓手EDUDHUS(前409成员)。这四人以前所在的乐队那时共用一块练习场地,结果他们发现自己四人可以试验着将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他们因此也成为了朋友。在他们下定决心要进一步开拓他们的音乐事业之后,他们各自离开了以前的乐队,并成立了ZEBRAHEAD乐队。   乐队深受FUGAZI和THE DESCENDENTS的影响,他们发现自己对当地流行的SKA-PUNK风格也不感兴趣。他们把HIP HOP的一些元素也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之中,最后乐队又增加了一名新成员,即击打乐手ALI TABATABAEE。 突破(98-03年)   在以自已名字命名的密纹唱片ZEBRAHEAD(也称为THE YELLOW DUE TO THECOVER)以“博士梦音像公司”的名义在1998年发行后,乐队与“哥伦比亚音像公司”签约,举办其首次演唱会,演唱会的名字是,“Waste ofMind”,演唱会于当年稍后时段举办。乐队的接下来的专辑是发行于2000年中段“年度玩伴”和2001年为其日本演唱会专门发行的密纹唱片“愚蠢的美国肥佬”。   接着,乐队和美国乐队GREENDAY前往欧洲进行唱片宣传,并在各种节日里进行演出。整整一年,他们也和其他一些乐队如:LESS THAN JAKE, KOTTONMOUTHKINGS, 311, MXPX, REEL BIG FISH, UNWRITTEN LAW和GOLDFINGER同台演出。   发行首张标准唱片之后的三年,即2003年,乐队又推出了MFZB(即:去他妈的ZEBRAHEAD混蛋)。之后的一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海外进行唱片的推广,尤其是在日本,唱片很快就达到了黄金销量。乐队发现自己在日本的各种场合包括summersonic节、Punkspring和大型汇演上都有演出。就在这一时期,乐队开始更多地着重于蓬克音乐而不是HIP HOP摇滚乐。 JUSTIN MAURIELLO离开(2004年)   2004年日本巡回演出之后不久,乐队主唱兼吉他手MAURIELLO因为其他的兴趣而离开乐队。2004年12月,他离开的消息通过乐队的官网通报给了歌迷。他的离开使歌迷很伤心,因为他和TABATABAEE在演唱和乐器击打方面的合作充满动感活力,对乐队的音乐非常重要。同月,MATTYLEWIS(前JANK 1000成员)收到ZEBRAHEAD乐队经理TODD SINGERMAN(他也是JANK1000的管理人员)的电话,得知ZEBRAHEAD乐队正在寻找一个新的联合主唱。刘易斯动身前往加州参加这一角色的选拔,在感受到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后,乐队余下的四名成员正式认可他成为乐队的新的联合主唱,并于2005年3月12日,在ANAHEIM HOUSE OFBLUES举办的“秘密”演出上正式将其推出。 全球广播(05-07年)   在其最后一张CD推出两年之后,在一位新的声乐家的支持下,乐队在2006年2月22日推出了他们的第五张专辑“全球广播”。   在2006年初欧洲和英国的巡回演出(包括一场在DOWNLOAD音乐节上的现场演出)之后,乐队将夏季的其余时间花在了美国的WARPED音乐节上。在此期间,他们的专辑“全球广播”于7月3日由位于德国的音像公司SPV在欧洲推出。2006年10月24日,在历经漫长的等待之后,专辑终于以新的ICONMES公司的标贴,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06年余下的时间,乐队在欧洲和美国巡回演出,作为“全球广播”推广活动的一部分。   2007年3月,乐队停止演出两个月,开始为其下一部专辑创作新的素材,专辑的名称将会是“凤凰”。乐队后来于五月份回到欧洲,与MXPX一起举办了场大型演唱会,并在英国之行中,单独举办了一场演唱会。乐队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新专辑的素材创作上,新专辑计划在2008年2月发行。 “凤凰”(08-09年)   在几个积极的MFZB.COM用户表明他们在乐队“平静”期间需要其最新的信息之后,乐队通过将其音像更新到YOU TUBE上进行了积极的回应。YOU TUBE被认为是“一流的”。这盘音像主要谈到了创作过程时如何写作和录音的过程,还有乐队官方俱乐部的更新。   2007年10月,乐队返回英国,这是他们每年在GET HAPPY巡回演出的一部分。在这个巡回演出上,他们和ARMY OF FRESHMEN, THEBLOODHOUND GANG和BOWLING FORSOUP同台演出。在2006年度首次参加DOWNLOAD音乐节之后,乐队2008年再度参加。07年余下的时间,乐队继续在为下张专辑写歌。一些试唱的歌曲以GREEN DAY乐队的JASON FREESE的名义进行录制。   2008年3月,乐队为新专辑录制了18首歌曲。前面两首歌,包括“分手的艺术”,由霍华德.本森录制,其余十六首由卡梅隆.韦伯录制。同月,乐队透露了一些专辑制作过程中的插曲。   六月份,乐队回到英国和欧洲,在一些节日上(包括download, leeds slam dunk, greenfield)演出。即将发行的专辑里的一些新歌将首次出现在观众面前。   08年5月17日,乐队的“My Space”传出消息说新专辑将被命名为“凤凰”。一天之后,乐队的博客披露专辑里的第一支单曲的名字为“心理健康”,专辑的音乐视频由熊猫工作室的埃利奥特.德利玛执导创作。   08年7月8日,推出了一张名为“不是新唱片”的新唱片。它的推出,是为“凤凰”做鼓动宣传。   8月5日,“凤凰”专辑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   9月11日,乐队宣布在英国、欧洲和日本的巡回演出时间是08年十月份至十二月。 “抢短衬裤”(09年至今)   (注:这个词是指大学男生突袭女生宿舍以夺取女衬裤为战利品的胡闹活动或者游戏,在这里是乐队的一个专辑名称)   乐队博客—“来自地狱的明信片”中说道:   “目前已确认,乐队将推出新的名为‘抢短衬裤’的专辑,这是一个翻唱专辑。这一点在乐队的myspace博客上已有说明。   是的,最近新闻部门一直都太清闲了,马上,一个新的翻唱专辑就要推出了,很多翻唱的歌曲在里面,专辑的名字将是‘抢短衬裤’。我们来玩这个疯狂的游戏吧,顺便猜一下为什么专辑要取这么个名字???或许甚至你会认为有些歌曲就是因为专辑的名字而出现在这张专辑里的!!!博客的下一条新闻将是有关下一步的进展情况的!!!这会比你预想的来得还要快!!让狂欢开始吧!“   4月20日发出的一封邮件说道:   “大家好吗?最近乐队有点风平浪静因为我们正在录制...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名为‘抢短衬裤’的新的翻唱专辑的录制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很激动吧!结果令人惊奇...因为这些都是翻唱歌曲,我们确定人们都有自己理想的歌曲想让我们收录进去...我们听了很多的建议...我们很快将把您添加到跟进名单里...希望我们很快就可以告诉你们专辑的推出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