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Good | zh

1. Italian producer Marco Rizzi stands behind the project Feel Good. 2. Punk band from Hobart, Tasmania. .
有些人注定就是要做明星的,就像Delta Goodrem。 1984年11月出生在悉尼的Delta Goodrem,7 岁就开始在演艺圈里打滚儿,先是在广告里扮可爱,接着又在电视剧里装天真。12岁那年,她用上电视赚来的钱租了个录音室,把自己创作的五首歌曲外加一首她演唱的澳大利亚国歌录成了一张DEMO,寄给了她最喜爱的足球队——Sydney Swans,希望有朝一日能为球队在主场演唱国歌,结果球队转手把DEMO CD交给了他们的铁杆球迷兼著名经纪人Glenn Wheatley,就这样,三年后,在Glenn Wheatley的精心调教下,SONY唱片签下了Delta Goodrem。 2003年,Delta Goodrem的第一张专辑『Innocent Eyes』问世,当年就为她拿下了ARIA最佳流行专辑、最佳新人-专辑、最佳新人-单曲、最佳女艺人、最畅销单曲、最畅销专辑和年度单曲奖7项桂冠和年度专辑奖等6项提名。从澳洲、英国、新西兰到香港、台湾、大陆,从十几岁的小屁孩到我这样的单身大叔,引无数乐迷尽折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将会是 Kylie Minogue之后又一位为澳大利亚赢得国际声誉的流行巨星。 Delta Goodrem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古典钢琴训练,不但能弹会唱,还会自己作词,这张专辑里的大部分曲子都是出自她自己之手。既有偶像派的资本又有实力派的功底,再加上 SONY的力捧,这样的美女想不红基本上很难,直到2003年7月她被查出患有Hodgkin's disease(据说是一种淋巴肿瘤)。 这场意外让Delta Goodrem不得不暂别舞台,并打乱了她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或许是为了抢回失去的时光,Delta Goodrem大病初愈SONY就为她找来了Robbie Williams的御用制作人Guy Chambers,并迫不及待地在2004年11月就推出了第二张个人专辑『Mistaken Identity』,就像这张专辑的中文译名那样,这是个美丽错误。 在Guy Chambers的改造下,Delta Goodrem在第二张专辑里大飚高音,就象她崇拜的Mariah Carey、Celine Dion那样。可是Guy Chambers也许忘了,Delta Goodrem真正动人的并不是高亢的嗓音,而是她典雅抒情的中板歌曲,在这全民选秀的年代,不管什么American idol、Australian idol、这idol那超女,靠高音搏出位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SONY指望用高音路线打造第二个Kylie根本就不靠谱。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张新专辑在澳大利亚本土都销量平平,更别提海外市场了,销量仅名列当年ARIA TOP100专辑榜的第13位,在ARIA TOP100单曲榜上也仅有两首单曲入围,最好名次仅仅排在第20位,在ARIA Awards上更是颗粒无收,这样的成绩根本无法让人把Delta Goodrem和有着innocent eyes的那位明日之星联系在一起。 我们现在能听到的Delta Goodrem的最新作品,是今年3月15日她在墨尔本第18届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式上带来的一首“Together We Are One”,这首歌已经在愚人节那天发了单曲CD,而她的第三张专辑则要到2007年才能推出。在澳洲乐坛,有些艺人基本上可以算是个完美的句号了,比如 Kylie Minogue;有些人的出现则象是个大大的惊叹号,比如Missy Higgins;而站在十字路口的Delta Goodrem就象一个硕大的问号,是下一站天后,还是明日黄花,也许2007年就能揭晓。 回到『Innocent Eyes』。这张专辑的水平非常平均,也就没什么可特别推荐的了。“Born To Try”是Delta Goodrem初试啼声的招牌曲,也是电台点播和集锦碟的最爱,典型的中板抒情风格;Not me, Not I是首有点伤感的歌曲,也是我一向偏爱的调调;碟里还有一首“Throw It Away”,出自Cathy Dennis(Kylie Minogue著名单曲“Can't Get You Out Of My Head”的创作者)之手,也很有味道。SONY唱片特别在这张专辑里让Delta Goodrem秀了秀她的琴技,象Predictable等曲子都有大段的钢琴独奏,不过我压根儿就没听出Delta Goodrem10多年的专业功底来,因为几乎全是练习曲的技术水平,呵呵。 .
Good Charlotte,这支来自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的五人流行朋克团体,在2000年发表首张同名专辑《Good Charlotte》时,由于他们阳光俊朗的外型、加上爽劲悦耳的动听旋律,于是就有人把他们的队名译为“优质果冻”,俨然一副新好男孩的偶像架势。而真正让他们大红大紫的唱片正是两年后的第二张专辑《Young and Hopeless》(绝望少年),力量更足的歌曲编配、更加注重内涵的歌词、以及以黑色为基调甚至带有歌特色彩的冷酷造型,使得有人开始把他们唤作“狂野夏洛特”。   今年秋天,这支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青少年偶像的流行朋克乐队,发表了他们两年来的全新专辑《The Chronicles of Life and Death》(生与死的编年史),从沉重的专辑名称我们就不难看出Good Charlotte试图走出年少轻狂、向有深度的摇滚团体进军的勃勃野心。专辑封套看起来更像是一本颇有年头的史书封面,据说这是由乐队吉他手Billy Martin亲自操刀设计的。在这张新专辑里,Good Charlotte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向世人们宣告他们已经走向成熟,不再像以往多以青少年关心的话题作为整张唱片的主线,象上一张里的《Boys and Girls》和《Life Style of the Rich and the Famous》这种乐队标志性的幽默讽刺作品,在新专辑中已经完全没了踪影。   认真的听完整张唱片,你会发觉Good Charlotte已经义无返顾的想要摆脱“流行朋克偶像”的头衔,他们将自己招牌式的两件法宝——爽劲流畅的旋律与机智随性的歌词统统抛诸脑后。他们开始将更内敛、更人性的探讨作为新专辑的核心,但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最为明显的便是这张专辑的首支单曲《Predictable》,不仅歌词内容深沉忧郁,连编曲都加入了弦乐编制,主唱Joel Madden更是用近乎心碎的语调演唱,呈现出乐队前所未有的阴暗气质。而专辑中另外一首作品《the Truth》则是用一架钢琴,呜咽的伴奏到底,在歌中我们听不到失真的吉他、迅猛的鼓点和强劲的贝司,乐队的“三大件”完全没了踪影,这肯定会让还不太了解他们的听者不得不质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Good Charlotte?我们既没听出他们的“优质”,也没发现他们到底“狂野”在哪。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在带有Disco曲风的作品《I just Wanna Live》中,主唱Joel更是开始大玩说唱,这种“四不象”的杂糅音乐体听上去非常别扭。如果大家听一听美国Rap-Core团体Zebrahead的作品,对比之下就会感到Good Charlotte玩的说唱简直就是小学生水准,甚至都不如Sum41来得高明。   不过平心而论,这张专辑也并非一无是处,毕竟几年前这是一支何等让人惊喜的乐队。在新唱片最愤世嫉俗的作品《The World Is Black》里,我们至少还能稍微的嗅到一些朋克音乐里特有的荷尔蒙气息。此外,Joel Madden和Benji Madden这对孪生兄弟的词作依旧值得称道,在《In this World(Murder)》中,我们又依稀看到了那个年少轻狂的Good Charlotte在大谈金钱是否万能:“Money talks / in this world / That's what idiots will say / But you'll find out that this world / is just an idiot's parade.”实际上在这张专辑里不仅仅只有对社会与人性的批判,也有一些活泼明朗的主题,但或许只有在歌词上我们还能依稀的看到Good Charlotte从前的影子,但在音乐上,他们已经走得太远。 .